完稿於20121205
目前對於古德奇的研究或介紹,大抵上是始1987年,大多是法文相關著作,而英語方面的著作大約在1990年代以後才陸續出現。目前,其作品可在他個人官方網頁上見到。至於在中文研究方面,目前尚未見到。在臺灣,金工創作一般是首飾珠寶或是純工藝美術範疇,因此對古德奇比較陌生,一方面與他既非學院派,亦未走向純商業取向,而是以宗教類金工創作為主有關。然而,宗教性的功能並未削弱其作品的內涵,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存在感與幻想性。
1.
生平
古德奇原名Guy Georges Amachoukeli,後以Goudji一名稱世,1941年7月6日生於蘇聯喬治亞共和國。他的父親是醫生,母親則是自然科學教師,上有大他2歲的哥哥。1958年到1962年間,他在喬治亞首都Tbilissi的美術學院學習雕塑,但在他21歲(1962年)時,因涉嫌共謀與朋友一起打算游泳到土耳其以逃離鐵幕,遂故被迫離開喬治亞的藝術學校,到達莫斯科,開啟了雕塑職業生涯,卻夢想成為金銀匠師。在莫斯科,他卻拒絕從事為政治服務,並只為紀念性建築的鐵門和室內裝飾設計構件。然而,他遇到並成為兩位金工的助手,後者所從事的工作,是敲打青銅製成的罐與盤,並習得了傳統金工工藝,如敲花、焊接、鉚接以及鍍錫。
1969年他娶了當時在莫斯科法國大使館工作的Katherine Barsacq,並於1974年在法國總統龐畢度的斡旋下,成功地移民法國。他曾說過「我是33歲時誕生於法國。」隨後,他於1978年取得法國公民身份。遷居巴黎後,他最初不會法文,亦不知以何謀生。於是在他妻子的建議,遂將母親交給他,原屬於祖父的6支銀湯匙作為材料製成首飾,開啟了他創作飾品之路。最初,因經濟因素,他使用青銅和錫板來製作胸針、項鍊和腰帶;其後,逐漸也為藝廊製作珠寶和裝飾性的物件。因為這些小件的首飾設計(早期樸素,晚期則逐漸奢華),打開了他在當代首飾的知名度,特別是他為紀凡希(Hubert de Givenchy)設計的一組首飾,更加強了其名聲。
2.
藝術作品
其作品將銅與半寶石的鑲嵌金屬技術結合在一起。他的第一件作品是由胸針與項鍊結合在一起。其後,他陸續創作出菇類造形、壺、角杯、化妝盒以及動物造形等作品。這些作品主要係以金屬片錘鍱製成。值得一提的是,古德奇一直無法接受標有他姓名的金工作品,被大量生產量販。而在1955年時,其個展首次於巴黎的Seven藝廊展出。
自1976年起,他開始製作院士劍。第一把劍是為Félicien Marcean(Louis Carette的筆名,1913~2012年,比利時籍的法文小說家)打造。他也為Hélène Carrère d’Encause,Raymond Barre 以及Maurice Allais 打造,共打造了14把院士劍。一般來說,一把院士劍可能需要數十道工續,或由數十人完成,但他可以自始至終完全由個人獨力完工。古德奇作品的知名度聲名遠播,並在法國與國外藝廊,以及博物館展出。法國總統密特朗、席哈克以及沙科奇等所曾訂製其作品,並贈送給國外的總統。
其它作品,多數則屬私人收藏,有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法國中部的里永(Riom)的曼代博物館,里昂的裝飾藝術博物館,法國的布洛瓦城堡博物館以及梵蒂岡博物館等。
3.
禮拜性質作品
1985年他為Epau的僧院,以及宗教藝術國家委員會製作了一件洗禮壇,以及巴斯卡燭台(Pascal
candlestick),現存於巴黎聖母院。在1992年到1996年,他為沙特聖母大教堂設計了25件作品,全被收錄為文化遺產名單。在2008年,他又製作了26件新作品(聖瓶、燭檠、聖餐盒),使得沙特大教堂成為古德奇在法國禮拜式作品中最重要的收藏地點。
他也為其它幾座大教堂、修道院與禮拜堂創作:1995年的Luçon大教堂,到2007年位於巴黎聖Clotilde大教堂。他也創作了幾座聖壇,如巴黎聖母院(1986)、蒙馬特的聖約翰大教堂(2007)、香檳區的聖皮耶大教堂等;他製作一系列的聖體匣(mon strances),如Lourdes、Puyin Velay,並為修道院院長或主教製作了權杖(sticks)、聖骨盒(reliquaries)、冠(crowns of light)、代表聖體的和平鴿(聖餐鴿)以及聖餐杯。
1999年他製作了Padre Pro神父之聖骨盒,教宗曾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的聖門開啟時,於其披肩上攜著這件聖物。其它相關的系列作品,還包括聖器(sacred vessels),列隊用的十字架、聖體匣、燈具、熏爐,以及熏爐的器蓋。而在2008年時,古德奇也為義大利的Pouilles的聖Giovanni Rotondo(聖者)的聖骨盒,製作了水晶底座。
4.
作品內涵
要了解Goudji的作品,必須對於基督教教義、儀式有所了解,才能深入其作品的象徵內涵。古德奇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宗教性。一般來說,宗教性器物的造形成規強,不追求創新,因為要讓信徒能夠認識器物,太過創新反而會讓儀式顯得怪異。然而,古德奇卻能一方面維持了宗教供器本身需要的肅穆性,以及神聖的視覺效果,同時又能開創他自身的造形語彙。若引用西方學者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所說的,在機械複製時代以前的作品具有靈光(aura,神韻)與主體性(subjectivity),這樣的觀點套在古德奇的作品特別適用:它們並非商品,它們使用於神聖的場域,而且作品與身體間的經驗,會隨著每次特定儀式、地點而產生不可取代性。甚至聖餐盒、聖骨匣本身就是用來裝盛神聖之物的容器。
他對於銀器鍛敲技術的掌握,與古代居住於黑海一帶的斯基泰草原民族的傳統息息相關;器物上鑲嵌大量半寶石的作法,也呼應了斯拉夫民族藝術的特點。在他的金銀器表面,具有手工留下的敲打留下的痕跡,因此沒有工業革命以後光滑的而冰冷的感受,雖然光亮,但卻具有人性的、溫暖的視覺直觀。
他作品以人物和動物為主題,有聖徒、天使、獅、馬、大角鹿、公牛、鴿;也有十字架、器皿、角杯、首飾等功能性物件。從外形來看,人物或動物多以筒狀或柱狀的幾何造形為主體,造形樸拙,四肢特別細小,具有強烈的中世紀藝術風格。器表常作素面,即便局部鑲嵌有半寶石,也是以手工打磨平整,並不追求複雜的表面光影疊壓效果,反而呈現出金銀本身的光澤。其半寶石材質有青金石、瑪瑙或貓眼石,與金銀材質相映,創作出對比效果。他所大量使用的動物圖像,經常流行於北方草原民族,一般學界稱為「動物風格」(animal style),如北方草原的斯基泰人與塞族等,或中國北方地區的匈奴、東胡等民族,也流行此類母題。有草食類動物如牛、羊、糜鹿、馬;或是肉食動物如獅、虎、豹、熊等。古德奇可能受到了這部份藝術的啟發。此外,他作品中某些長翅膀的幻想動物或獨角獸等,可能隱射有表達夢想、美好與的形象有關。
中國也有金銀製作宗教祭器的傳統,而且與佛教的傳入有極大的關係。例如,唐代法門寺地宮的香爐、熏爐、舍利棺、金剛杵等,皆是以金銀製作;遼代中晚期塔基或地窖中也常出土有菩提樹、舍利塔、淨瓶和經塔等;在明清時期,以金銀器製作的佛教器具特別興盛,尤其是密教系統的文物,如壇城、金剛杵、佛像等。
在臺灣傳統宗教文物中,以金屬製作的供器、神佛像或法器其實也很多,例如,以青銅和鉎鐵製成香爐與鐘,特別是鹿港與臺南錫器相當有名,主要是五供,即香爐、燭臺與花瓶。臺灣清代民間宗教也有使用銀器,如銀神像、神冠帽盔、神明鎖片、銀香爐等。近幾年來,台灣廟宇中也常將信徒所奉獻或還願的金牌打製成神像,如鹿港天后宮的金媽祖與宮女(3000多兩)、大甲鎮瀾宮的金媽祖(高4尺2寸、重7260兩,即267公斤)、台南南鯤鯓代天府的金玉旨(高6.6公尺、寬2公尺、厚60公分,重一萬零八百兩黃金)等。
目前臺灣金工創作作品,相當欠缺宗教主題。特別是金銀方面的創作,因為相當貴重,若無贊助者的話很難以個人財力完成(古德奇製作沙特大教堂的設備,需要銀130公斤)。或許臺灣宗教界可以委託臺灣本土從事金工創作者從事相關設計工作,如法器、供器等,相信會令藝術圈與信徒耳目一新的。
參考資料:
「Goudji」一條,見維基百科,網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Goudji,2012年12月3日點閱。
王梅珍(2004),〈反映時代容顏的金工飾品〉,《臺灣工藝》,總18期,5-13。
朱淳譯‧愛德華‧露西‧史密斯原著(2006年),《世界工藝史》,浙江: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Lucie-Smith, Edward1(981). The Story of Craft,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李建緯(2006),〈從器的觀點論當代金工創作的幾個面向〉,《現代美術學報》,總12期(12),63-88。
李建緯(2011)〈從物質觀、技術與飾身角度詮釋傳統與當代金工之傳承與變革〉,《藝術學報》第7卷第2期,頁31-59。
徐玫瑩(2009),〈工藝設計人才培訓與國際交流-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金工與首飾創作組之經驗〉,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化創藝產學中心。
徐玫瑩編(2000),《開物》,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許綺玲譯‧華特‧班雅明原著(1996),〈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出版。Benjamin, Walter(1935).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Zeitschrift für Sozialforschung.
陳威志(2005),《1985年以來台灣的大學院校金工藝術之發展》,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