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印度北部的伊斯蘭風格建築

原文載於《暨大電子雜誌》,第29期,2005.5


作為婆羅門教、佛教與印度教發源地的印度,北部卻存在幾座極其聞名的大型伊斯蘭式(Islamic)建築,特別是與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等建築名列世界七大奇蹟的泰姬瑪哈陵,更是以其細緻華麗的裝飾與典雅優美的比例著稱。這些外來的伊斯蘭風格建築,是如何普及於印度北部,甚至成為當地地標?本文試圖從歷史、文化與建築發展幾個方面,來簡述其產生之背景。

一、 文化衝擊:伊斯蘭教傳入印度

由於印度伊斯蘭式建築與伊斯蘭教勢力的進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此先簡介印度伊斯蘭教的發展概況。

早在西元七一二年時,伊斯蘭教便隨著阿拉伯商隊占領信德後進入了印度,但彼時伊斯蘭教並未流行,仍以佛教與印度教為主宗。西元十一世紀以後,伊斯蘭教勢力從今日阿富汗一帶的興都庫什山口南下,並逐一擊敗印度境內諸王國。西元一一九三年時,阿富汗境內阿茲尼小國統治者穆罕默德(Ghiyath al-Din Muhammad),在其將領顧特卜丁‧艾伯克 (Qutb al-Din Aybak)的協助下,征服了印度北部,在德里建立穆斯林新都,並在德里拆除一座印度教寺院,在其基址上建立了聚禮日清真寺,稱為「庫瓦特‧伊斯蘭」(Quwwat al-Islam,意即「伊斯蘭教之力量」),其中一座圓柱多棱形狀之光塔(Minaret)被保留至今。該塔高七十多公尺,下三層由紅砂岩砌成、上兩層則混雜有白色大理石;塔身飾以阿拉伯式蔓藤花葉、古發式(Kufa)字體與印度教的花草紋樣。此正是印度伊斯蘭教勢力的擴張與教建築建立之始。


伊斯蘭教勢力數個世紀以來的反覆拉鋸,印度境內王國更迭興衰,如同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期,此不贅述。此紛亂局面終由蒙兀兒(Mughal)帝國首位君主扎希爾丁‧巴布爾(Zahir al-Din Babur)於一五二六年統一了中印度和北印度,建立了南亞史上最大的帝國而結束。巴布爾是帖木兒第五代孫,他自印度西北山區攻進,經過數次戰鬥,終於贏得勝利,並將首都定於德里(Delhi)。蒙兀兒王朝是最早統一印度的伊斯蘭教帝國,它自一五二六起的三百餘年間,不論在軍事、政治、藝術等各方面,均有相當傑出成就。在藝術上特別是建築更為後世所推崇。

伊斯蘭教傳入印度後,兩種不同文化所造成的衝擊是難以想像的。由於信奉伊斯蘭教的信徒熾盛的宗教狂熱,進入印度後對當地文化,尤其是北印度的印度教寺廟偶像等等,加以徹底的破壞。印度教多偶像,伊斯蘭教則嚴禁偶像;伊斯蘭教徒吃印度教禁口的牛肉,而印度教則吃伊斯蘭教忌諱的豬肉--兩種文化的較勁成為一部血淚史。德里郊外現存印度最古的清真寺,如前文曾提及的、由顧特卜丁‧艾伯克 (Qutb al-Din Aybak)建立的庫瓦特‧伊斯蘭清真寺,是拆毀了印度教寺院的石材而建造的;拉吉斯坦州齊多卡地方的古堡廢墟,是印度教軍和伊斯蘭教軍血鬥的古戰場,印度教軍隊戰至最後一人,婦孺全數跳崖自盡;卡傑拉霍的寺院遺跡,婀娜動人的天女雕像,經伊斯蘭教徒摧毀,十不存一。

以中國為例,中國對它者文化通常是以融合的方式收納進它自身的,如海水不辭涓流而成其盛世的隋唐,或是採漢化政策的北朝鮮卑、滿清……等,莫不以寬容開放態度面對它者文化;然而伊斯蘭教進入印度之後,卻是以排它的方式掃除其它文化遺址與信仰,因此,我們雖可見到美麗的伊斯蘭建築,但不少佛教、印度教的建築與雕刻,卻在排除異已的態度中被毀滅。

二、 印度的伊斯蘭建築

伊斯蘭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真寺」(Masjid, 大型的稱為Jami,意即聚會禮拜之地),它主要由穹窿頂、柱廊、講堂、凹形壁龕與光塔等組成,也是伊斯蘭建築的原型。有學者指出早期這種圓頂清真寺建築,係受到拜占庭建築啟發;此外,伊斯蘭建築中的神龕,也借用了基督教教堂形式,但更加繁複。在印度-伊斯蘭建築中常見一種稱為「伊萬」(Iwan)式結構,這種結構係起源於伊朗東部與中亞地區,是一種上為穹頂、三面封閉、正面敞開以磚砌成的開放式拱門。伊萬結構還有一種在拱門內呈鐘乳石狀或蜂巢狀的拱頂稱為「穆克納斯」(Moquarnas),它出現於西元十一世紀以前的波斯,然後十一世紀晚期傳播至各地,當然印度也受到了影響。

伊斯蘭建築的另一項特色便是裝飾。它常以釉面磚或瓷片構成整個或局部圖案,鑲嵌於牆上。這種彩色貼面裝飾是伊斯蘭建築設計的主要元素,它可能來自於亞細亞一帶的巴比倫、亞述帝國的鑲嵌飾板作法。由於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因此不論在建築、器物或壁畫上,美術都朝向象徵性與裝飾性發展,因此,建築上的裝飾元素主要是以花卉、幾何圖案以及阿拉伯文等為主。由於這些裝飾精密繁複,雜而不亂,圖案遂帶有風格化傾向。後世對於這分佈於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圖案風格稱為「阿拉伯式」(Arabesque)風格。

印度伊斯蘭(宮殿)建築雖大量借鑑自伊斯蘭建築的理念,但印度建築設計者在其贊助者的要求下,所遵循的成規並不及其它地區的伊斯蘭建築般的嚴格;相對來說,他們可以介於中亞、波斯一地較純的伊斯蘭樣式與本地形式之間進行選擇。因此,印度的伊斯蘭式建築出現許多自身的特色,例如:以美索不達米亞和伊朗拱券結構為原型的伊斯蘭磚式建築,以及灰泥(木板)雕花或釉面磚鑲嵌裝飾,在印度則演變為結合木頭或茅草房屋梁與柱的方式使用;而蒙兀兒帝國時期則在建築四角或頂層四周使用木構建築形式的「卡垂」(Chatri)、 以大理石代替鑲嵌牆面的瓷磚、或是陵寢庭園化…等;這種以大理石或紅色砂岩代替彩瓷作法,使建築整體顯得更加明快堂皇,也比它地以彩瓷製作的伊斯蘭建築要耐久。

蒙兀兒帝國時期的伊斯蘭式建築,不少已脫離了宗教功能而以皇室用途為主,如處理朝政與居住的宮殿、死者安葬的陵寢。由於少了宗教束縛,因此其樣式比起其它伊斯蘭教建築,更能充分發揮當地特色,本文重點放在蒙兀兒帝國時期之伊斯蘭式建築。

◎ 胡馬庸陵寢(Humayun's Mausoleum)

完成於一五七O年的蒙兀兒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馬庸(Humayun,1508~1556)陵寢,不僅是印度最大的庭園式皇陵,也開啟了皇陵庭園化的先聲。胡馬雍皇帝文學造詣極深,而且他曾流亡於波斯,因此當他復國後便醉心於波斯文化,並自波斯帶來許多藝術品。他本人雖親自參予自身陵寢的設計,然建築是由其遺孀希巴哈‧貝居姆(Sahibah Begum)下令開工的。

整座胡馬庸陵寢呈不規則八角形,墓園中的流水渠道和噴泉水池具伊斯蘭宮殿味道。建築本體矗立於一開有壁龕之基座(九九O平方英尺)上,主體由四座兩層八角型閣樓組合而成;建築上方羅列有大小兩種尺寸的「卡垂」與微縮的「光塔」。外觀使用了白色大理石與紅色砂岩建材,幾近素面的裝飾使整個陵寢顯得沉穩典雅,並成為日後伊斯蘭教陵墓建築典範,其後的泰姬瑪哈陵便是以它為藍本建造的。嚴格地說,就規模與樣式來說,胡馬雍陵與其說是墓,不如說是皇宮。

◎ 阿格拉紅堡(Jahangiri Mahal)

為了防禦外敵,第三代皇帝阿克巴大帝(Jalal al-Din Akbar)於一五六五年在首都阿格拉(Agra)建立紅堡(就今日地理而言,它地處亞穆納河畔,鄰近泰姬瑪哈陵)。其被稱為紅堡,是因由紅色硬質砂岩所構成的,周圍環繞著護城河,十公尺高的圍牆長約二點五公里。建築風格巧妙的融合傳統印度建築與伊斯蘭教建築特色,自成一格,後來成為皇室住所。

紅堡內的建築物由歷任蒙兀兒君王所建:各建築均融合了印度、中亞風格。城門和城牆是由阿克巴大帝所建;而採白色大理石建材、注重雕刻與裝飾之建築者,則為第五代帝王沙賈汗所增建的。

堡內主要建築是大廳與宮殿。入口不遠處、以大理石製作的公眾大廳,為臣子報告朝政與諫言之處。中央擺設的寶座,鑲嵌著華麗裝飾,廊柱設計與天花板的弧形雕刻極其繁複奢華。公眾廳旁之八角房,據傳沙賈汗被他兒子拘禁於此達八年之久,他每日透過窗戶遙望遠方的泰姬瑪哈陵,直至逝世。公眾大廳左側、位於阿格拉堡中心地帶以白色大理石製的珍珠清真寺(Moti Masjid, 即Pearl Mosque),為沙賈汗王於一六四六至一六五三年所建造的。它在紅砂岩建築群中格外顯眼,是為舉行大型集會設計的。珍珠清真寺用了葉狀拱、而三座巨大入口皆為伊萬式。清真寺旁為私人大廳,風格與公眾大廳相似,廊柱及天花板上皆有精細彫刻,是沙賈汗王接待外賓與使節處。

阿格拉堡中最大的建築是賈季汗宮,它也是以紅色砂岩為建材,牆壁上鑲嵌白色大理石圖案。賈季汗宮是蒙兀兒第四代君王賈汗季所建的,樣式原本融合印度和波斯建築特色,後來被沙賈汗王改成蒙兀兒風格。

◎ 法第普‧希克利(Fatehpur Sikri)

法第普‧希克利位於阿格拉西南約四十公里,也是由阿克巴大帝於一五七O至一五八五年間的首都。當阿克巴順利地將整個印度北部納入版圖後,他便開始為無子嗣繼承王位而煩心。當時信奉伊斯蘭教、基督教的後宮佳麗千餘人,但這些嬪妃無一能為他生下兒子。當時一位聖者建議阿克巴娶信奉印度教的妻子,果真於次年(西元一五六九年)為他產下一子,為了慶祝該子誕生,阿巴克決定遷都至聖者所居住的希克利城。不久後阿克巴又打了勝仗,回國後便將新都改名為「法第普‧希克利」,即「勝利之都」的意思。

法第普‧希克利全城以紅色砂岩建成,長3.2公里寬1.6公里,其建築與雕刻融合了印度教與伊斯蘭教風格,這與當時阿克巴大帝積極融合各種文化的政策有關。 在西元一五八五年以後,因缺水的壓力,阿克巴不得不遷都回阿格拉,自此,人去樓空,孤獨地矗立在山頭上。

法第普希克利城內的建築,可以分成兩個區域,一是由久德哈拜宮進入,裡面包括公眾大廳、私人大廳、伯巴勒之屋、阿克巴信奉基督教的妻子住所、潘契馬哈勒……等宮殿。另一處是從布蘭德達瓦喳大門進去,裡面是雅米清真寺和伊斯蘭教聖人Shalkh Salim Chishti's的陵墓。

久德哈拜宮曾是阿克巴之皇后「久德哈拜」的住所,其宮殿屋頂與樑柱樣式分別融合了伊斯蘭式洋蔥狀穹頂與印度風格圓柱。鄰近久德哈拜宮的,是法第普希克利城最醒目的建築-潘契馬哈勒(五層宮),這是一座五層式壯麗宮殿,底層以五十六根圓柱支撐而成,向上逐漸遞減,最上層是以四根圓柱支撐的「卡垂」(圓頂涼亭)。整座宮殿皆由紅砂岩建造,惟圓頂為白色大理石,甚具特色。

城內東北方有兩座大廳,分別為公眾大廳與私人大廳,同樣是融合了印度與波斯風格的公眾大廳係一採迴廊式建築,是阿克巴大帝聽取臣民諫言之處。另私人大廳則以圓形石柱為主要結構,大廳中央有石造圓柱支撐著寶座,寶座四方都有橋樑連接到房間各角落,阿克巴於此接待外國使節、與國內學者討論學術與藝術。

◎ 德里紅堡(Lai Qila)

自一六三九年起建,耗費了近十年完成的德里紅堡,位於亞穆納河西岸,是蒙兀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Shah Jahan)所建,它是蒙兀兒帝國強大國力的指標。它的樣式明顯地模仿了阿格拉紅堡,但細緻度則遠過之。

Lai Qila意即紅色城堡,而紅堡之名係因整座城堡以紅色砂岩建造。周圍城牆高聳,除視覺上的考量外,其設計也兼顧戰爭需求,易守難攻。城內建築還包括有:公眾廳、私人廳、供皇帝用的冉瑪哈勒宮、以及印度最大的雅米清真寺…等。

◎ 泰姬瑪哈陵(mausoleum of Taj Mahal)

對於今日的印度來說,泰姬瑪哈陵不單是蒙兀兒帝國及其陵寢女主人穆塔茲馬哈(Mumtaz Mahal)的同義詞,它的曲線、優雅圓頂以及方形基址,莫不成為坊間旅遊書中常見的熟悉形象,甚至可說是印度的標誌。身列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它以其建築上的莊嚴華貴以及高度美感聞名於世;作為一座陵寢,埃及古夫金字塔群的規模或是秦始皇兵馬俑嚴肅森然氣氛,雖都足以壓過它,但在藝術成就上,卻是難以望其項背。

阿兒珠曼‧巴奴‧貝干(Arjumand Banu Begam)又名穆塔茲馬哈(Mumtaz Mahal)於西元一六一二年嫁給了蒙兀兒帝國第五任帝王沙‧賈汗(Shah Jehan)。她雖是國王的第二任妻子,卻是在愛情基礎上結婚,因而成為其沙賈汗王愛侶,不論是任何旅行、戰事均不分離。她不僅是國王的夥伴、顧問,並且也常開導他要對貧病者仁慈、善心。穆塔茲馬哈為國王生了十四個兒子,並在一六三O年陪同國王赴德干戰役的一次分娩中逝世。在悲痛之下,沙賈汗王決定將她成為永存的記憶,因而以最華麗的墳墓來記念他摯愛的妻子。這正是泰姬瑪哈陵的誕生。經二十二年勞動,超過兩萬位工匠與工頭的參與,此艱鉅的工作終於在一六五三年完成。「泰姬瑪哈」(常也被譯為「宮殿之冠」)此名稱起源已難考證,但通常認為是Mumtaz Mahal的縮寫。一般認為,泰姬瑪哈陵是由土耳其建築師烏斯塔德‧伊沙所設計,工匠來自印度、波斯、土耳其、阿拉伯、中國以及義大利等地。

整個泰姬瑪哈陵呈長方形,長五百八十公尺、寬三百公尺。南面為華麗大門,泰姬陵寢在北端方座臺基上,全以白色半透明大理石建造。中間是圓頂寢宮,旁為四座高四十二公尺的尖塔;左右各為清真寺與參拜休憩所。寢宮正面採伊萬式拱門設計,平面為八角形,四壁並佈滿尖拱凹壁及透雕花窗裝飾。屋頂為一座由鼓狀石座承托之雙重穹窿圓頂,距地面高五十八公尺。

就裝飾細節來看,泰姬瑪哈陵是驚人的:寢宮大理石拱門、窗櫺及牆壁飾滿了透雕纏枝花圖案,並鑲嵌有來自各地的貴寶石,有土耳其石、瑪瑙、紅藍寶石、珊瑚、紅玉、碧玉、翡翠、水晶、縞瑪瑙、紫水晶、橄欖石、孔雀石、鑽石等。中央主室為一扇八邊形白色大理石透雕屏風,其花紋間亦綴滿各種寶石。主體建築石材使用了白、黃、黑色大理石,以及紅色砂岩…諸多貴重材料的使用說明它的奢華與用心。

三、建築:比例與美的結合

從這些印度伊斯蘭式建築可以發現,對當時信奉其它宗教的印度人來說,這些建築是外來勢力的象徵,是異族入侵的標誌;對於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度人來說,這些建築則代表了精神崇拜的場所、國家政體的表徵。在皇室的動員下,它們還具有濃厚的「雄偉性」(monumentality):宮殿宅邸是皇族豐功偉業的表徵;而陵寢雖是緬懷已逝者,彰顯的仍是生者的權力財力,並動員國家力量以建構當時建築顛峰。然而,不管它代表了何種意義,建築在多少血淚之上,它留給後人的,絕非意識形態或宗教政治理念供後人憑弔,而是建築藝術本身之美。這種美,超越了文化、時間、空間,使得我們不信奉伊斯蘭教的,也能欣賞;它的美永恆不朽。


【參考書目】

毛小雨,〈伊斯蘭建築與繪畫〉,《印度藝術》,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3年,頁145-154。

金宜久,《伊斯蘭小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

[日]岡崎文彬,《世界宮苑》,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頁304-337。

[美] 約翰‧D‧霍格(J. D. Hoag),楊昌鳴、陳欣欣、凌珀譯,《伊斯蘭建築》,北京: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年(英文版1975年)。

莊裕光,《風格與流派》,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頁114-128。

[意] 馬里奧‧布薩利(M. Bussagli),單軍、趙焱譯,《東方建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年(英文版1981年)。

[法]雷奈‧格魯塞(René Grousset),常任俠、袁音譯,《東方的文明‧(上)》 (Les civilisations de l’orient),中華書局,1999年(法文版1929年),頁360-371。

羅世平、齊東方,〈伊斯蘭美術〉,《波斯和伊斯蘭美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145-265。

[美] 羅伊‧C‧克雷文(Roy C. Craven),王鏞、方廣羊、陳聿東譯,〈伊斯蘭教的印度:建築和繪畫〉,《印度藝術簡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1976年),頁177-199。

Châtelet, Albert & Groslier, Berbard-Philippe, “L’Inde dominée XIIIe-XIXe S.,” L’histoire de l’art, Paris: Larousse, 1995, pp.849-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