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

大眾媒體中的擬像與現代消費美學:布希亞



第一節 生平簡介


法國當代知名思想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 ),生於1929年的法國杭斯(Reims)。他於60-70年代期間為活躍於巴黎知識圈中的社會評論家和理論家,並在《烏托邦》(Utopie)報上發表大量關於資本主義的餘毒、以及對科技批判的理論性文章。布希亞的第一本書《物體系》乃受到了羅蘭巴特的文化符號分析影響,其大眾媒體觀點則多仰賴於加拿大學者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 1911-1980)。 他著有《物體系》(Le Système des objets, 1968;The Object System,由林志明翻譯)、《消費社會》(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 ses mythes, ses structures, 1970;Consumer Society)、《擬像》(Simulations, 1981)、《波灣戰爭不曾發生》(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 1991;英文:The Gulf War Did Not Take Place)、〈擬仿物與擬像〉(Simulacras et Simulation, 1994)……等。


法國當代知名思想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 )
    布希亞理論中心集中在幾個觀念:「超真實」(hyperréalité)以及「擬像」 (simulation)與消費邏輯(logic of consume)上,而在大眾媒體與大眾消費年代下的當代文化中,這些術語均指向了真實的或非真實之本質。布希亞相信,由於我們習慣於生活在被經驗與刺激所掌控的世界中,故已失去了理解真實的能力。我們只體驗人為的真實(prepared realities),一種由戰爭片段、無意義的恐怖主義、文化價值的摧毀所編輯過後的真實。

布希亞說:

      「真實的定義已經變成了:真實不僅僅是能被複製的,而且也總是已被複製的(The real is not only what can be reproduced, but that which is always already reproduced),這便是『超真實』(hyperreal),它完全處於一種『模擬』(simulation)之中。」

現代世界中,符號所塑造出的世界就是真實。這種真實不僅取代原有之真實,更超越了它,即是超真實。

第二節 理論摘要

(一) 《物體系》:物的語言系統、物的社會系統

《物體系》原為布希亞的博士論文。他並不是單單探討物體在人類社會中的功能而已,而是人們如何與物發生連繫,以及與之相關的行為與人際關係。林志明指陳,布希亞《物體系》要討論的是,消費物品在當代社會中如何變成符號。


在當前社會中,自然已經消失,僅剩下人與物

布希亞在《物體系》中主張,消費社會的出現使得馬克思主義分析過氣了。是大眾媒體(電視廣告)而非經濟或生產關係施予了大眾一套社會身份的符碼、規範著地位與期望。當代社會完全遭媒體與擬像支配,它所產生的符碼遭成大眾一致性。人們對它唯一的抵抗就是沉默的消極與被動。 他的《物體系》主要是針對作為物體而存在的各種文化產品批判,其矛頭指向了物體結構中所隱含的各種符號。

(二) 「擬像」(Simulacrum)的歷史背景

自從柏拉圖以來(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現實是對本體的模仿),視覺藝術的理論實踐已被建立,特別是真實(real)與複本(copy)之間的關係。至於我們所關係的擬像問題,因它威脅到「再現」自身,因此從「再現」的歷史上來看,它已被提出來討論。一般對擬像多抱持著負面的態度,例如,擬像顛覆了模本(model)與複本(copy)、原作(original)與複製(reproduction)、形象(image)與形似(likeness)間的定義,擬像同樣也打亂了一般所相信的「形象必產生於其模本之後」的優先順序(The simulacrum also disturbs the order of priority: that the image must be secondary to, or come after, its model)。

   布希亞認為,自從柏拉圖以來(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現實是對本體的模仿),
視覺藝術的理論實踐已被建立,特別是真實(real)與複本(copy)之間的關係。

時間拉至當代,法國學者德勒茲則當代的擬像提出正面看法。他認為擬像並非次一級的複製。它庇護了這種否定原作與複本、母本與再現之間存在著差別的正面力量。 兩種分歧的序列在擬像中被內化──既非是原作、亦非複本─它們任何一方不再存有任何具優勢的觀點。 擬像,簡言之,就是沒有原作的複製品(a copy without original)。

布希亞強調當代的「擬像」已危及到真理與現實的差別:現代的擬像,連上帝本身都變成被模仿的對象。整個能指(符號本身)與所指(母本)的符號系統不再是真理與現實的交換系統,也就是說,能指與所指間的連繫被切斷。 他說:「擬像,是一種沒有出路、也不是現實的真實模型:而是一種超真實 (hyper-real) 。」

(三) 符號與真實間的關係

如前文所述,布希亞仔細思考了符號與真實的關係,發現它不僅是先驗性的理論問題,更是歷史過程轉變的問題。根據他的說法,符號的身分以及其位置歷經四個階段的改變(1983年):

◎ 符號是基本真實的反映(It is the reflection of a basic reality);


◎ 符號遮蓋、開始脫離並且扭曲基本真實(It masks and perverts a basic reality);


◎ 符號遮掩的真實的缺席(It masks the absence of a basic reality);


◎ 符號與基本真實沒有任何關係(It bears no relation to any reality whatever: it is its own pure simulacrucm)。

這四個階段,用布希亞的話來說,分別是「自然階段」(le stade naturel)、「商品階段」(le stade marchand)、「結構階段」(le stade structural)與「價值破裂階段」(le stade de fractal de la valeur)。

在第一階段中,符號是忠實的拷貝(good copy);

第二階段是壞的或有害的拷貝與複製(evil copy);

第三階段則是一種惡劣的耍弄(nasty play),或是一種價值圍繞著某種模式的體系而發展的階段;

第四階段進入了擬仿的秩序(order of simulation), 至此擬像符號甚至取代真實,比真實還要真實。

從早期到晚期的發展,在布希亞看來,符號、影像或象徵越來越趨向於自律遊戲和操縱性。至此,價值已破碎、活動純屬偶然性,任何因素失去參照體系而任其自身隨意遊動,符號變成一種與現實無關「擬像」。


布希亞認為,擬像是一種無原作的符號自我指涉狀態
 對布希亞來說,「擬像」已不再是單純的模仿問題,而是一種真實的符號已取代了真實本身的問題。因此,過去藝術目標所追逐「幻像」(Illusion)亦不再可能,因為已不存在所謂的真實;而過去柏拉圖所說「藝術界次於現實界;而現實界次於理念界」的看法,也不再存在著何為先何為後的問題了。我們知道,藝術作品本來就是在虛構真實,模仿真實;然而,在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當中,這樣的邏輯關係被顛倒過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虛擬的世界被實際建構,虛擬的神話被創造,歷歷在目,而作品的強烈在場性與虛擬合理性,更使人無法質疑其真實性。而且它是否曾經存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創造出來,可供膜拜的符號。

電影「虛擬偶像」所陳述的CG偶像
正是布希亞所說的符號的第四階段


(四) 擬像社會理論

當代的社會理論,或者所謂後現代理論所討論的重要議題之一,就是有關擬像資訊對社會結構的影響。尤其在高度商品化的消費社會裏,廣告與公關藉著媒體,而且主要是呈現擬態的媒體,營造出新型態的社會文化面向。這意涵著廣告公共關係是經由媒體而進行個人或集體的社會心理學式的潛意識操控。人與人之間因著互動、溝通而達成的公共性,乃轉形成為被操控之組織原則。大眾成為被經營之對象,被有效地與他人互動、決策辯論的過程隔開。少數菁英藉著觸角廣伸的媒體網絡掌握著公共事務之決策權,充分地建立她們的政治、經濟、社會權力之正當性。

布希亞認為大眾媒體,特別是擬像媒體帶來的衝擊,對人類行動、文化活動的影響更不止於此。擬像大眾媒體對其所呈現的擬像內容與現實之間,有特殊的融合效應。這正是布希亞由模仿原則擴大至整個人類社會活動所建構的過度現實(hypereal)的社會。原本有限的現實生活視野在擬像世界裡,卻可以任意地被無限擴大。人們可以聽見未曾耳聞的聲音,甚至時間的區隔也被打破了,而且只需坐在螢幕前,不必移動身體,宇宙自然呈現眼前,歷史也呈現在眼前。 針對當代社會的「擬像」充斥的現象,布希亞進一步表示:

當事物、信號和符號、以及各種行動,都從它們的觀念、概念、本質、參考系統、起源、以及其目的徹底地解放出來時,所有的事物、信號、符號,以及行動進入一種朝向無限自我繁殖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事物和觀念在一種對其自身內容完全不關心的情況下繼續運作。而問題正在於:在這種失常的狀態下,它們卻運作的比以往更好。

今日的大眾媒體是高度工業社會所構築的特殊社會訊息網路結構,它串聯整個社會內個人、團體、乃至於國際間不同的傳播網絡,承擔著人類今日在知識、資訊方面的新延伸與新觸角之角色。對此,哈伯瑪斯(Habermas)解析道:媒體社會加速轉變人類文化活動,並由批判文化轉型為消費文化,由文字思考活動轉型為視覺影像刺激活動。於是,古典知識傳承的正當性受到極大的挑戰。布希亞由視覺影像媒體呈現的擬像性與現實互融的模糊性為切入點,解析電影螢幕不再是呈現擬像之媒體工具,因為呈現出來的擬像是現實,它勢必跨越時間、空間的再生產。

(五) 媒體觀

因此,布希亞認為大眾媒體是一種沒有回應的溝通形式。社會控制及社會權力及奠基在這種系統之上。如何打破這種壟斷、單向的溝通,製造交換與回應,將造成對權力結構最為直接的挑戰。

傳統的媒體理論認為媒體與大眾是一種外在性(external)的連結,是發出訊息者與接收訊息者的關係。而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理論則認為大眾與媒體監視是內向性(internal)的關係。大眾不僅生活在媒體空間中,而且與媒體處於同一種社會過程中。媒體所散發的符號,在大眾空間中形成長久歷史的沉澱,切入社會身體的內部,形成無法切割的象徵網絡。

(六) 後現代社會生產「資訊」(imformation),而不生產「物品」(product)

在當代社會中,「訊息」究竟扮演了何種角色呢?布希亞指出:「每一個訊息首先是指向向另一個訊息,而不指向真實世界。」由於資訊的氾濫與不斷的自我複製性,同時也使得身處於這些不斷複製與不斷分化的訊息中的大眾,把它們看成是自身生活的外部世界與客觀環境,而這些訊息在不知不覺中也內化到大眾的精神世界中。由於媒體總是互相指涉,卻不指向真實,它本身形成了自己自足的領域,而它們的演變也如同具有其自律性一般。


布希亞向我們指陳,後現代主義中的西方社會,已不再生產機械與物品,而是生產資訊。特別是在諸多媒體中最具影響力的電視,他所抱持的態度是:

電視的訊息並非是它所傳遞的影像,而是它所建立的關係和知覺的新模式。而且,它改變了家庭的傳統結構,……並非這個或那個演出(spectacle)而是所有可能的演出,可以相互銜接的虛擬性質,這是電視物、電視媒體。」

這裏說明了大眾媒體所提供的資訊,乃為社會大眾所消費,同時也在消費大眾。因此,對布希亞而言,當代文化是一整個符號象徵以及影像氾濫的文化。這些符號係經由媒體的總量迅速擴張,並透過非正式管道加以區隔並創造出當代文化。

(七) 我消費,所以我存在(I shop, therefore I am)

布希亞除了指出後現代社會是生產「資訊」的時代,他還指出,現代社會是一個「生產」的社會而後現代社會是個「消費」的社會。在前者社會中,個人乃為「出現」的模式;在後者社會中,個人卻「消失」了,消費不再為了滿足需要,而成為一種無限的社會活動。

布希亞在〈消費社會與消費欲望〉一文中,以結構主義的觀點出發,認為物之消費並非滿足個人的欲望與需要。當代物品都不再對應到一種特殊用途與需要,而是對應於物的集合所代表的整體意義,因此當代意義下的需求不是需要某一特殊物品,而是對「差異性」的需求(如同LV包包一換季,也需不斷地購買一般,因為每件包包不一樣)。如同羅蘭巴特以廣義的符號觀點去分析「時尚」一般,布希亞也認為消費是一個意義的體系,就像是語言或像原始社會的血緣系統;消費體系是奠基於一種符號與差異性的規約上,而非奠基於需求與個人快感上的。

他進一步向我們解釋今日的消費主義社會(the society of consummerism)是如何被造就的:

 現代龐大的購物中心內,在其中人們達到消費的核心,即日常生活的全面組織化以及完全的同質化,一切事物都被挪用與簡化到抽象「幸福」的半透明狀態,而幸福僅被定義為對物質渴望所帶來的緊張的解除。若擴張到購物中心與未來程式的諸面向,雜貨店是真實生命、客觀社會生活的昇華。那裡不但廢除了工作與金錢,連四季也消失了──四季循環的遙遠堆積終被馴化!工作、休閒、大自然與文化,一切原先分散、割離及難以減少的活動,終於被調和、按摩、控制著氣氛,而且馴化成不斷採購的簡單活動,統整在舒適的「氣氛」中。這些活動最後被去性化,成為雌雄同體的環境風格。這些消費物,總是被安排的讓購物這從這個物品走到下個物品,總是身陷於物之微積分中。購物中心儼然成為我們時代的新神殿,把消費的眾神或群魔聚集一起所有事物終於被消化、化約成同類的排泄。

對布希亞來說,美國的迪士尼樂園正是當代消費帝國中的堡壘。

布希亞認為人(消費者)選擇的自由與最高自主權不過是神話。他引Gervasi的說法,認為人需要選擇物「並不是隨意作成的,而是被社會性地控制,而且反映了生產它們的文化模式。」我們不只生產或消費任何商品:商品一定有一些關於一套價值系統的意義。因此消費者的需要,並不完全受到物的支配,而是受到價值支配。消費者的根本、無意識與不自覺的選擇,是接受一個特殊社會的生活樣態(Life-Style)。整個行銷與動機的經濟和社會心理機器,表面上是為了消費者的根本需要及市場上流行的真正需求,其實是為了激發需求以利於進一步的銷售機會而存在的。 當「消費」意識一再被強化、神化,當代出現的「消費是高尚的行為」口號也就不足為奇了──當代「消費烏托邦」(consumutopia)的新領域儼然成形。

有鑑當代消費主導一切的情形,詹明信也提出類似看法:在五零年代的美國存在著一種說法──人們正處於一種傳統意識形態已不復存在的時代,人們腦中所含的意識形態及觀點並不重要;我們生活在一個文化而非意識形態起作用的年代。在今日商品消費的時代裡,只要人們消費,其意識形態為何並不重要,商品消費就是其自身的意識形態。 但這種無止境的消費行為與消費意識會將人帶往何處呢?布希亞表示,由於當代社會中文明的高度發展,文化所生產的物質或精神產品,早已遠超出人的基本需求,因此,人們不停地消費現實中已生產過剩的文化產品,卻陷入無目的消耗狀態。在「為消費而消費」的盲目目的之中,人們無止境地尋求新的慾望,然其精神卻處於無邊無境的空虛狀態,逐漸變成消費物品的物品。這就是布希亞所說的「正如同在狼群中生長會變成狼,我們在物品中生長也逐漸變成物品。」

簡言之,布希亞向我們指出消費不僅是商品的消費,更是影像與符號的消費,而且受到撩撥的消費是一個永遠無法被滿足的消費,因為他消費的是一個空洞沒有實質的象徵性符號,一如他在《物體系》中所提到的:「物只有成為符號才能更好地成為被消費的物品。」



三、 結語

布希亞的影響略遲於德希達、傅科與李歐塔等人。但近年來隨著電腦虛擬影響的大量運用,以及大眾媒體已無孔不入地滲透到生活等現象,使得他的學說愈來愈被重視,並翻身一變為當代藝術與文化論述的必備武器。透過當代社會(媒體)現象的揭示,布希亞觸及到人類社會與文化創造最深層的本質問題,並披露了當代社會陷入象徵與擬像虛空的內在矛盾與運作機制。

另一方面,也有評論者認為布希亞只是現狀的擁護者。他無法處理有關不平等、不公義與壓迫等議題,也不願積極主動地挑戰體制、意識形態與跨國公司的問題; 而Christopher Norris, Douglas Kellner, Alex Calinicos等人,亦指責布希亞的理論是一種來自於現代主義特殊感受性表現的「廢物理論」(Trsah-Theory),即是以藝術取代哲學、價值代替真理、影像代替真實、Baudelaire代替康德。

但是,布希亞並非如學者所說未進行批判。他試圖從泛濫的當代影像文化中發現危機並提出警告,而作為影像文化龍頭的美國,乃不可避免地成為他批判的主要對象。他宣稱美國是個「沒有歷史的未來原始社會」;也就是說,美國是一個將歐洲多層理性內涵直接移植到美國本土的貧瘠社會。在失去母體的參照系統下,歐洲的理性文化以無根的、畸形的方式在美國成長,充斥著各種已失去價值的空洞符號。其實,今日臺灣社會的某些現象,也可由布希亞對美國文化的批判作為借鏡與反思之處。

【參考資料】

一、中文書籍

朱元鴻

2000 〈歐洲?社會?理論?布希亞的消逝藝術〉,《我們活在不同的世界:社會學框作筆記》,台北:唐山出版社,頁23-49。

林志明

2002 〈布希亞:社會學家或形上學家?〉,黃瑞祺主編,《後學新論》,台北:左岸文化,頁189-219。

林鴻祐

1991 〈布希亞的擬像社會理論〉,《當代》,第65期,1991:9,頁31-47。

陳光興

1991 〈真實-再現-擬仿‧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當代》,第65期,1991:9,頁18-30。

裴元領

1993 〈非後現代:一種修辭上的嘗試〉,《哲學雜誌:從現代到後現代》,第四期,1993:4,頁68-109。

Baudrillard, Jean(尚‧布希亞)

1991 〈消費社會與消費慾望〉,蔡崇隆譯,《當代》,總65期,1991:9,頁56~59。

1997 《物體系》,林志明 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原著1968年)。

1998a 〈傳播的超脫〉,呂健忠譯,Hal Foster編,《反美學-後現代文化論集》,台北:立緒文化(英文版1983年),頁193~212。

1998b 《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文化。

Debord, Guy(居依‧德波)

2005 〈奇觀社會〉,吳瓊譯,《視覺文化的奇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58-78。

Horrocks, Christopher(克里斯多夫‧哈洛克)

2001 《麥克魯漢與虛擬世界》(Marshall McLuhan and Virtuality),楊久穎譯,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2002 《布希亞與千禧年》(Baudrillard and the Millennium),詹乃璇、周汶昊譯,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二、外文書籍

Baudrillard, Jean

1968 Le Système des objects, Paris: Gallimard.

1970a La Société de Consomation, Paris: Gallimard.

1970b “Mass média, sexe et loisirs” in La société de la consommation, Paris : Denoël, , pp. 147-297.

1981 Simulation, Paris : Galiée.

1984 “The Precession of Simulacra,” in Art After Modernism: Rethinking – Repression, edited by Brian Wallis, N.Y.: 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1998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s,” in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edited by Mark Poste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66-184.

Camille, Michael

1992 “Simulacrum,”in Critical Terms for Art History, edited by Robert S. Nelson and Richard Shiff,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p.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