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思想界的異鄉人─德希達的解構理論

「書不盡言,言不盡義」


                                                                                                                                                                  ─《易經‧繫辭傳》

第一節 生平簡介

解構理論的中流砥柱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1930-2004),為法國當代著名的哲學家、文學理論家與美學家。1930年生於北非的阿爾及利亞,畢業於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1960-64年在索邦納(Sorbonne)大學教授哲學,65年起任高等師範學院哲學教授,現為巴黎高級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並曾任美國耶魯(Yale)大學、厄灣加州大學及康乃爾大學客座教授。

其主要著作有《書寫與差異》(L’Écriture et la différance, 1967;Writing and Difference)、《聲音與現象》(La Voix et le Phénomene, 1967;Speech and Phenomena)、《文字學》(De La Grammatologie, 1967;Of Grammatology)、《播散》(La Dissémination, 1972)、《哲學的邊緣》(Marges de la Philosophie, 1972;Margins of Philosophy)、《立場》(Positions, 1972)……等。

在哲學思想上,德希達延續了從尼采至海德格一路下來對形而上學及理性批判的態度,反對先驗與普遍性的傾向。而他對形而上的批判、對意識的存在的批判,同時也受佛洛依德潛意識與潛意識記憶理論的影響。他於1966年在美國霍布金斯(Hopkins)大學所發表的〈人文科學話語中的結構、符號和遊戲〉(La structure, le signe et le jeu dans le discourse des sciences humaines)一文被認為是解構主義的奠基之作。總結其方法,便是以哲學思辯方法來還原文學的自主性,也就是他所強調的文哲不分。

第二節 理論概述

(一)語言的自我解構性

在過去,牛頓的運動定律一直是人們所深信的宇宙運轉的絕對真理;然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提出之後,我們便發現到,所有時間空間關係都是相對的,因此相對真理逐漸取代了絕對真理,真理已非絕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 1901 –1976)的不確定原理也告訴我們:任何人為的衡量標準都會干擾到被衡量的事物;人用語言文字描述現實,也會干擾現實──經過語言轉述後,現實已經打折扣了。

人對外在世界的認知,經由語言這個媒介來傳達,因此現實也成為語言的構設。如果說,語言是一面鏡子,但往往卻是一面凹凸不平的哈哈鏡,所以鏡面上的映像世界也不見得真實。再者,語言有其自身的架構,如文法、語法、句法等,這套結構不僅會使語言無形之中隨著上下文(context)前後的行氣而自我衍生,並且也使一個字詞的意義受到上下文的約束,這就是語言的絃外之音效果。 也就是「意義的盈溢」(surplus of meaning)。

德希達體認到這點:書寫文字一但脫離了作者而獨立,凝結在文本中的可能性就自我衍生為一獨立的文化生命體。它一方面受惠於原作者的創造;另一方面又受惠於書寫文字本身的特點而成為等待閱讀、等待詮釋、等待開發的生命體。由此書寫文字這種無限可能的變異體質,使得要以固定結構來分析它是不可得之事。

(二)何謂解構(Decon- struction)

要為解構定名,就等於是要求解構遵守規則,用通俗的、穩定的理體中心(Logo- centricism)觀念去定義思考的合宜模式。到最後,解構就成為一種分析或批判的模式,或是一種法則、一項計畫。德希達堅決反對如此,他認為若為之定名或定義,將導致所謂的「解構主義」(deconstructurism)的出現。這種定義化的工作也將導致學術機構把解構竊為己用,予以馴服。那麼,究竟什麼是解構呢?基歐夫‧貝寧騰提醒我們:「解構不是你所想的那回事,如果你想的是一個概念、一個在浮現腦海浮現的概念。不過『你在想』這項行為就已說就是解構那回事。」

其次,若談到解構,還必需指出解構的對象為何。對德希達來說,他所要解構的不單是思想與語言層面。他表示:「解構不是、也不應該僅僅是對於話語、哲學論述或概念、以及醫學分析。它必需向制度、向社會和政治的解構,向最頑固的傳統挑戰。」我們可以看到,德希達的解構,是從根部出發來向整個制度宣戰。

其實他的「解構」概念係改造自海德格之「摧毀」(destruction)概念。雖然兩者都針對傳統思想進行清算,但是,海德格是透過「分解回溯」的步驟尋求起源,力圖恢復未受遮蔽的本真狀態,一如思鄉遊子;而德希達則不再尋找起源和本真狀態,他寧可停留在遊戲過程中,因而被認為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就如同卡謬(Albert Camus, 1913-1960)小說《異鄉人》(法:L’étranger;英:The Stranger)中的主角一般,沒有思想的歸宿。德希達便曾自嘲說:「我是一個到處流浪的哲學家」(Je suis un philosophe érrant.)。此外,德希達的解構理論還源自他對現象學(存在主義)與結構主義之間的論爭的超越姿態。
現象學與存在主義 結構主義

存在主義傾向於個人與主觀性,結構主義注重結構和客觀性。換言之,存在主義進行的是「此在」分析,結構主義尋找的是無意識的超結構。德希達超越兩派之爭的方法是:從存在主義中讀出反人本主義來,而從結構主義中讀出人本主義來。如此,兩者是可以轉化的。

(三)解構的基本特徵

德曼(Paul de Man)指出Derrida的解構理論是「抗拒理論的理論」。德希達最初著作有一定的理論色彩,但其最終宗旨在於:應當以遊戲的態度對待理論,理論應當讓位給遊戲。延續此一脈絡的耶魯學派(Yale School)的批評家便據此而稱自己的工作是一種操作或表演(Performance);其意即是,解構批評非是一種抽象理論,而是具體的批評實踐。如Derrida將自己比喻為零工(bricoleur),而非工程師(engineer)一般。

解構理論由於抗拒理論,抗拒系統化,因此,要說它有什麼特徵的話,首要就是「沒有特徵」,因為它要讓一切破碎,而它自己也處於破碎過程中。但若仔細分析幾部解構批評家的著作,仍可歸納出幾個特點:

◎ 解構理論主要是與某種閱讀方式聯繫在一起。

◎ 解構理論是對傳統「非此及彼」(either/or)的二元邏輯的超越。解構理論批評家並非以反主義(antism)的態度來面對傳統,不存在一種替代傳統理論的新傳統,即叛逆者的角色;而是以流浪漢的角色出現。他不歸屬於任何一處,佔有的是開放空間。

◎ 強調哲學與文學間界限的消失。解構理論是一種閱讀方式,一種「文本理論」,正因如此,被解構對象間並不存在本質上的差異。

◎ 德希達用概念(non-concept)的陳述方式來描述概念。這種作法他稱為「劃掉」(erasure),表示該詞是必要的,卻不充分。

(四)理論架構

根據德希達自己的描述,他的寫作參照了病毒的模型,其概念包含了兩項要素:

◎脫軌的溝通(derailed communication)

病毒促使生物界中的溝通陷入混亂的失序狀態。它使基因訊號的組成和解碼的傳遞過程發生變化,逸出常軌。

◎ 不可確定性(undecidability)

病毒並非微生物;它既非生物,亦非非生物;它既非生,又非死(如同殭屍一般地介於生與死之間)。它游離於生死兩種狀態的二元對立關係中,同時又不屬於其中任何一種狀態,其性質乃無法確定。而這種狀態脫離了二元觀念的不確定性,會破壞我們對生活中舒適安定的感覺,對我們造成「威脅」。

(五)解構的遊戲策略:衍異

為了徹底顛覆西方傳統的語音中心主義(Phonocentrism)和理體中心主義(logocentrism),達希達用「造新字」(neologisms)與「古字新解」(palaeonymics)兩個策略面向,運用兩者和文本間的不確定性來破壞西方形而上學的基礎。

所謂的古字新解的策略,就是將舊有的字重新詮釋,賦予新的用法。它不在單指寫字,排除說話(speaking),而是穿梭於兩者之間的一種不確定的遊戲作用。它通常包含了話語(spoken words)與書寫記號(inscribed marks)。

至於他的「造新字」手段,可用一個他自創的字來表示:即「衍異」différance(又譯為「歧異」、「產生差異的差異」),該字既非différence、亦非différands。據德希達表示,原為法文的différer一字,德希達將該動詞以現代分詞différant加以名詞化,藉此來表示延緩、間距性質。該字既非用來指稱任何一特定之事物,亦無法以別的字替代與解釋。它同時包含了「差異」(difference)與「延遲」(diferral)的之義。當1983年他提出此一概念時,原本是用來指稱一種衝突無法被融合的當代狀態,一種涉及兩方以上的衝突狀態,由於它們缺乏可同時運用到雙方論述的判定準則,而無法被公平的裁決與互融,因而此一詞往往帶有一種夾縫的、中間地帶的意味在。在此地帶,二元秩序的「中心/邊緣」、「正常/異常」、「平衡/失調」的差異,則變成了「無中心」「支離破碎」、「模糊化」等。

德希達所用「歧異」並非遵循標準的哲學造字模式──而是一個新的概念造一個新字、安排了一場不可確定性的運動遊戲。「衍異」具有分裂瓦解的能力與特徵。語言、思想和意義都因而不得享有其日常生活中原有的慣性秩序。

(六)解構方式

◎ 雙重閱讀

解構理論意圖不在於超越資本主義,它也屬於消費社會的產物,是消費文化的一部分,表現了現代理智生活的一般傾向:「消費」書籍、「享受」書籍。重要的不是建構什麼新理論,而在於閱讀、閒讀,讀「傳統」的這本大書,從中讀出新的東西出來,讀出更多東西來。 解構理論認為文本的閱讀有著雙重的意義,即「雙重閱讀」,並將之區分為閱讀一與閱讀二。閱讀一作為一種解釋,其立意並不在創新,它力圖發現文本是可讀的、可理解的。讀者可以透過普遍性的方式與作者溝通,其任務是作者原意的追尋。閱讀二作為批判性閱讀則無意與作者對話;相反地,它認為作者與讀者沒有嚴格區分,作者面對自己作品時並沒有優先性和權威地位,因為作品並非其意圖的產物。讀者亦非被動的,在閱讀本文時事實上是和作者一起創作。此即所謂的「閱讀中的讀與寫的雙重活動」, 亦即高達瑪所稱的「視界融合」。

德希達的這種雙重閱讀方式,有時也被稱為解構閱讀。後現代主義思潮中一個流行的字眼「懸置」(Aporia),也就是從文本中發掘出一種無法透過辯證來解決的弔詭或文本自我矛盾之處。這種發掘的方式,也就是解構式的閱讀。「懸置」正是作為德希德提出的「延異」的最貼近的標籤。

◎ 滲透文本

德希達著作的文本從未置於他們所檢驗的文本之外,它們從未站在一個企圖主宰對方或具有特權的優勢位置。德希達並非只是排斥或反對那些文本,而比較像是採取一種策略-進入對方,在其中開出一條通道,動搖對方的內部結構,鬆動它們的基本假設,翻攪它們原本安靜的底層,使它們不得安寧。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德希達的文本係以寄生物(parasite)形式存在,它需要「宿主(host)」文本的存在-他的文本具有寄生性質,依附其宿主文本而生,具有不可確定性的事物必須依附他們所瓦解的二元對立關係之上。其實,德希達已體認到宿主文本原來便含有這些破壞的成分。白話地說,也就是宿主文本原來就具有自我解構性,但是這些自我解構成分常被刻意忽略或否認,要不然就是要被要求以秩序合理的面貌呈現。德希達那種寄生於原文本(original text)的模式,表面上是服從與追隨,骨子裏卻是已失去脈絡(context)意義的挪用,並從內部來瓦解原文本的結構,這便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七)言說與書寫的差異

達希達在《文字學》(De La Grammatologie)一書中,將語言區分為言說(discourse)與書寫(écriture)兩類,因言說涉及的是當下的,故其表達充滿著言說者的意識;書寫則往往脫離了作者意圖,產生許多作者均未能預料到的弦外之音。他主張,文字及其意義存在某種固定關係中,但這關係卻是不斷地轉換。每一個文字都依賴其它文字來解釋,這些文字又依賴於其它文字……因此,意義永無止地延續,因為不可能存在一個穩定而永恆的原始意義。也就是說,文字意義的變,是它不變的真理。
為了反對自古以來西方哲學體系所慣用的語音中心論(phonocentricism)思想,德希達認為必須以「書寫語言學」(grammatology,或譯為「文本學」)來替代, 並且他也反對西方長久認為音符超過字符(說優於寫)的傳統,認為書寫語言(écriture)是獨立於聲音語言系統之另一包括所有視覺的與空間的記號系統。他這麼做的目的並非要重新樹立書寫文字優於口語的地位,而是要披露過去語音中心主義將口語置於文字的隱含動機,並試圖突顯書寫文字的模糊性、歧異性和伸縮性特點中。因為書寫總會產生衍生義,如此便能將時間因素帶入新的意涵(signification)中去,從而破壞能指與所指間的融合,為不同時空中對原著的解讀開創更廣闊的空間。

有別於索緒爾的符號學,德希達反對前者將意指和意符分開的作法。德希達的書寫語言學是藉著語言分解的過程,追溯語句或本文的「蹤跡」(trace),「蹤跡」之間彼此不斷發生交感,並可任意串聯,使得語言具有無限的可能性。不同相異的蹤跡都可能出現於另一個不同的蹤跡之內,而每一個蹤跡可能依另一個蹤跡而存在,因此永無掌握絕對統一涵義的可能,意義僅是一連串永無止境的連鎖反應中所「區分相異」和「時間逗留延長」所出現的狀況。

第三節 解構理論的作品結構圖示

前文已簡介了解構理論,若將這樣的概念用來詮釋作品,則會產生何等變化呢?

傳統對藝術創作過程的結構為:

自然 → 作者 → 作品 → 觀者

而解構理論的作品創作架構為:

作品 1→ 作者 → 作品 2→ 觀者
在原作品被解構的過程中,雖然其整體結構被消除了,但原作品中的子結構卻被保留,並成為原作品片斷的、局部聯想式的意向結構要素。當新作品從整體上消解了原作品意義的同時,它又通過各個原作品部份子結構的保留,來提(暗)示它所解構對象的解構意義。

雖然新作品通過矛盾的對立因素來確立作品的結構關係,但它卻不是試圖去重構一個矛盾化的對立統一體。它只是呈現矛盾,而不遵循統一;換言之,它製造對立又不試圖解決問題。

第四節 餘韻

(一)耶魯學派的誕生

由於德希達成名之後,70年代初便頻繁赴美國講學,特別是耶魯大學,並與耶魯大學德‧曼共同發表《解構與批評》,被稱為解構主義的耶魯宣言。「耶魯學派」(Yale School)四位學者聞名於世,即德‧曼(Paul de Man, 1919-1983)、希利斯‧米勒 (J. Hillis Miller, 1928- )、 傑佛里‧哈特曼(Jeffery Hartman, 1929- )與哈羅德‧布魯姆 (Harold Bloom, 1930- )

耶魯學派重視文本自身的內在矛盾性與悖論,把它看成讀者閱讀文本時的詮釋和再創造之出發點。他們並不把文本的整體價值、藝術特徵和審美能力放在首位,反倒是特別關注於文本本身的特質、文本與作者的關係、文本與現實的關係、語言在文本中的作用和地位,特別是著重在文本與讀者的關係。整體而言,他們拒絕接受黑格爾以來的美學意識形態,追求閱讀中的修辭與文學的不確定性,並透過文本結構的鬆散性,來進行思想的漫遊。

(二)評價

美國學者亞當斯(M.A. Adams)寫道:「在真實的意義上,德希達的解構哲學是對李維史陀(Lévis-Strauss)的人類學的反叛。」他進一步指出:「解構理論是從結構主義,或更準確地說,從結構主義的對立邏輯出發的。」楊大春指出,解構主義的提出是向索緒爾和李維史陀提出挑戰。對它而言,固定的、單一的意義是不存在的,結構的穩定性是不可能的,一切都應當向遊戲開放,都可以開闢為遊戲場。簡言之,解構主義者相信對文本(text)不變的、有機的認識是不可能的,應當轉向多變的、零碎的認識。

【參考資料】

一、中文書籍

陸蓉之

1990 〈延異的地平線出現─解構主義〉,《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家出版社,頁141。

楊大春

1994 《解構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蔡源煌

1993 〈「作者已死」新詮〉,《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頁249-251。

廖柄惠

1985 《解構批評論集》,台北:東大圖書。

錢捷

2005 〈永遠的「延異」〉,《當代》,第209期,2005:1,頁64-69。

賴俊雄

2005 《晚期解構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顧黎明

2000 〈結構與意義〉,《當代藝術問題》,山東美術出版社,頁52-72。

二、中文翻譯書

Derrida, Jacques(雅克‧德里達)

1998 《文學行動》,趙興國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 《書寫與差異》,張寧譯,北京:三聯書店。

2001 〈人文科學談話中的結構、符號和活動〉李河高譯,李鈞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三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473-493。

2001 〈延異〉張弘譯,李鈞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三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494-511。

Hahn, Stephen(斯蒂芬‧哈恩)

2003 《德里達》,北京:中華書局。

Jeff Collins(科林斯)

1998 《德希達》,安原良譯,台北:立緒文化。

Miller, J. Hillis (J. 希利斯‧米勒)

1998 《重申解構主義》,郭英劍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Moran, Dermot

2004 〈德希達:從現象學到解構〉,蔡錚雲譯,《當代》,第207期,2004:11,頁10-31。

Sim, Stuart(斯圖亞特‧西姆)

2002 《德希達與歷史終結》,蔡偉鼎譯,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三、外文書籍

Derrida, Jacques

1967a De la Grammatologie, Paris: Minuit.

1967b L'écriture et la différence, Paris: Seuil.

1967c 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 Introduction au problème du signe dans la phénoménologie de Husserl.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72 La Dissémination, Paris: Seuil.

1978 Writing and Difference. Trans. Alan Bas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1 Dissemination, Translation, Annotation, and Introduction by Barbara Johns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ondon: Athlone Press.

Wartenberg, Thomas E.

2002 “Art as Deconstructable: Jacques Derrida, ” in The Nature of Art: An Anthology,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265-27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