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稿於 2006年
第一節 阿伯瓦克生平簡介
阿伯瓦克(Maurice Halbwachs, 1877~1945)為第二代涂爾幹學派社會學家,自詡為正統涂爾幹學派傳人。他生於法國杭姆斯市(Reims),父親為德語教師。中學就讀於亨利四世中學(Lycée Henri IV),隨後並通過競爭激烈的巴黎高等師範學院考試。阿伯瓦克曾跟隨柏格森學習哲學,但在接觸了涂爾幹學說後,其研究遂從個人主義轉向研究了集體主義的社會學。他曾任芝加哥大學訪問教授、巴黎大學教授、法蘭西學院集體心理學教授,但因不滿法國在二次大戰戰敗的陰影中茍且偷生,遂於1945年自殺身亡。
他的主要著作有《勞工階級與其生活水平》(La classe ouvrière et les niveaux de vie, 1912)、《記憶的社會框架》(Les cadres sociaux de la mémoire, 1925; The Social Frameworks of Memory)、《自殺的原因》(La causes du suicide, 1930)、《集體記憶》(La mémoire collective, 1950; The Collective Memory)。
他以「集體記憶」理論聞名於世,而他的「集體記憶」 (Collective Memory) 理論的提出約在二十世紀中期,當時是為了答覆對他早期著作批判的人的回應,他原本並未計畫出版。
第二節 理論簡述
阿伯瓦克在「集體記憶」方面的主張簡述如下:
(一) 集體記憶是被社會建構的
過去(past)主要是通過象徵與儀式,以及歷史著作與傳記,才為人所知信(know)。同時,集體記憶並非是天賦的,亦非是某種神秘難測的集體心態(如容格的集體潛意識一般),而是一種社會性建構的概念。
(二) 次團體的集體記憶
只要一個社會裡有多少不同的團體(groups)與機構(institutions),就會有多少不同的集體記憶。無論就社會階級、家庭、協會、團體、軍隊、工會都擁有各自團體所建構的獨特記憶。這其中當然是個體在記憶,而不是團體或制度在記憶;然而,這些個體卻是身處各自特定的團體脈絡(group context)中,憑恃著團體脈絡來記憶或是創造自己過去的歷史。因此阿伯瓦克指出:當集體記憶在一群同質性團體中持續存在並不斷汲取作用力量之際,其實是作為團體成員(individual as group members)的個體在記憶。
(三)兩種不同類型的集體記憶
歷史性的記憶(historical memory) 這種記憶主要是透過書寫紀錄以及相片等具體紀錄,或是慶典、公定紀念日等來影響社會人。大多並非人們親身經歷的歷史事件,只有人們聚在一起,透過閱讀、收聽或參與慶典紀念日(比方說二二八紀念日、國慶日等)的機會,記憶起那些消逝已久的成員言行成就,感動方能被喚起。在這種情況中,過去的歷史是被種種的社會制度來儲存與解釋的。
個人生命歷程的記憶(autobiography memory) 它屬於那些過去個人親身經歷的事件之記憶;也可用來加強參與者的聯繫。但是,個人生命歷程的記憶會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褪色,除非是與那些曾共同擁有過去經驗的人保持聯絡,才有可能定期的加強記憶。
(四)過去記憶是透過「此在」而得以彰顯的
現在世代的人,其實是將自己的處境擺在由自己所建構之過去歷史的兩相對照下,才變得有自覺意識,這就是海德格所說的過去是透過「此在」(Dasein)而彰顯的;也是高達瑪所說的「視界融合」。此即是,現在世代的團體成員透過慶典集會的共同參與,便可以將那些原本在時間迷霧中消散的過去歷史,用想像的方式反覆令過去歷史新生。惟海德格與高達瑪的「融合」,強調的是個人經驗;而集體記憶則是透過團體經驗的交換,將過去通過「此在」來獲得最大公約數。
第三節 其他歷史記憶相關學者的研究
(一)王明珂
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的王明珂先生(1952- ),其研究主要在探討處於華夏邊緣的邊疆民族(特別是羌人),如何透過記憶的重新塑造與失憶兩種手段,來凝聚民族的認同感;並由邊緣研究角度探索華夏民族與邊疆民族認同的本質及其形成過程。在關於族群與歷史記憶方面的代表著作有〈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1993)、 〈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1994)、 〈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1996)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羌在漢藏之間》(2003)……等。
(二)Vygotsky
他透過不同年齡兒童的記憶模式比較,發現四歲以後兒童能利用繪圖文字幫助記憶。並據此提出人類的記憶涉及兩種層次:基礎的和高層的。基礎的記憶(兒童的)是一種自然的記憶方式;而成人的記憶依賴作為文化現象的象徵工具來傳遞。兒童在社群中成人的指引下學會使用這些文化工具,並獲取高層的記憶功能。
(三)Bartlett
他的研究核心為記憶的「圖式」(概圖)(schema)。圖式(schema)在他的定義是過去經驗與印象的集結。每個社群中都有一些特別的心理傾向,這種心理傾向影響此一群體中個人對外界情景的觀察,以及如何結合過去的記憶來印證自己對外在世界的印象,而這些個人經驗與印象又形成個人心中圖式,在回憶時我們是在自己心中的圖式上重建過去。因此,Bartlett認為社會組織提供記憶的架構,而我們所有的記憶都必須與此架構配合。就過去發生的事實而言,記憶常是扭曲的或錯誤的,因為那是一種以組構過去使當前的印象合理化的手段。
他的「圖式」理論(schema)其實與知覺心理學家所提出的「心理定向」(mental set)與「經驗圖式」(schema)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四)王汎森
現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王汎森(1958- )先生指出,不管歷史記憶是不是被強力壓制下去的,要召喚它們其實並不容易。首先,如果它是被政治強制力打斷時,則只有當政治控制力鬆懈時才能復返。其次,人們所擁有的歷史記憶資源會因為時代、團體、地域、階級、人等因素而有多寡之分。我們常不自覺地認為歷史記憶資源對所有人都相同,因此「遺忘」必然有現實的理由。其實結構性遺忘並不一定是被現實政治社會因素所「建構」的,而可能只是自然的限制。
誠如阿伯瓦克所說的,歷史不「強加」(impose on)於我們之上。我們不難依現在之情形或社會脈絡自由選擇歷史記憶,使我們回到那原不屬於我們的團體和時代,但是實情絕非如此簡單。歷史記憶雖然是被建構的,但也有它的不可任意性。對過去歷史的記憶常常將現實壓的喘不過氣來,而且無法以主觀意志任意轉移。
第四節 結語
阿伯瓦克的集體記憶理論,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歷史是被建構的新視野──歷史所記載的並不一定是真理;問題在於,歷史是如何被記載的、以及由誰(或社群)所記載;也就是說,過去被視為忠實呈現歷史真實(historical realities)情況的文獻,已轉變成為「歷史文本」(historical text)的問題。而研究者所要探討的是,文本如何呈現某作者或團體的觀點,以及文本背後所隱含的動機。阿伯瓦克這種解構歷史的理論,直到半個世紀後的今日,仍有其深遠的影響力。
阿伯瓦克的歷史記憶與集體記憶理論也衍生了另一個問題:究竟存不存在所謂的真實的歷史?曾任「美國社會學協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主席的科塞(Lewis Alfred Coser, 1913-2003)引述美國當代社會學家舒瓦茲(Barry Schwartz)說法,指出阿伯瓦克的集體記憶歷史觀的問題為:若將現在主義方式的取徑(指的是阿伯瓦克強調當下的歷史觀)推演至極端,則將會得到歷史根本不存在什麼連續性的結論。這將會把歷史看作是在不同時間用不同角度所拍攝的一連串快拍攝影的結果。
舒瓦茲深入地分析道,過去的歷史總屬於一種持續和變遷、由連續和更新所組成的合成物。我們的確不會踏入同一條河水中去,但我們所踏入的這條河總會有些持續不變的特徵和性質,它們是不會有其他河流擁有的。歷史並非由一連串不連續快拍鏡頭組合,它的性質其實比較接近一整卷連續的膠卷,儘管膠卷裡常出現不同景物,但整卷膠捲是密合不斷的,膠捲上所有景物匯聚成一長串的影像長河。他進一步補充阿伯瓦克對集體記憶的看法:「比較來說,它不是一種修訂補充的過程,而是一種重新建構的過程。」儘管過去的圖像隨著時間流轉而變動不居,但是社會的基本特徵與價值觀卻總維持著。集體記憶肯定變化很大,但裡面卻也總有持續不變之處。
這樣的概念亦見於格奧爾格‧伊格斯(George G. Iggers)之說。他表示,雖然我們應當體認到歷史是無法重構的,以及歷史學家是無可避免地介入他所書寫的歷史的概念。然而,歷史真實的過去,確實是存在過的。這些事件在時間長河中確也激起了一些漣漪,重構過去是高度多元化的,但並非僅是純粹的想像和臆測。
【參考資料】
一、中文書籍
王明珂
1993 〈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總91期,1993:1,頁6~19。
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朱元鴻
2000 〈實用封建論:集體記憶的敘事分析〉,《我們活在不同的世界:社會學框作筆記》,台北:唐山出版社,頁95-118。
黃延齡
2008 〈歷史集體記憶的作用與濫用〉,《歷史月刊》246期,2008:08。
Coser, Lewis A. (科塞)
1993 〈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邱澎生譯,《當代》,總91期,1月,頁20~29。
Halbwachs, Maurice(莫里斯‧哈布瓦赫)
2002 《論集體記憶》,華然、郭金華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外文書籍
Bartlett, F. C.
1932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bwachs, Maurice
1952 Les Cadres Sociaux de la Mémoir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92 Halbwachs, Maurice., On Collective Memory, ed. & trans. by Lewis A. Coser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網址:
http://www.uqac.uquebec.ca/zone30/Classiques_des_sciences_sociales/classiques/Halbwachs_maurice/halbwachs_photo/halbwachs
_photo.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