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明信(Frederic Jameson, 1934年生,大陸地區譯為杰姆遜)生於美國俄亥俄州,1960年獲博士學位。他曾於1985年至北京大學講授後現代主義和文化理論,也曾到過臺灣講學。他為李歐塔的《後現代狀況》英譯本所作的序言,係英文界中較早介紹李歐塔的後現代理論之文章。
其代表著作有《馬克思主義與形式》(Marxism and Form: Twentieth Century Dialectical Theories of Literature, 1971)、《政治潛意識》(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1981)、《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Postmodernism and Cultural Theories, 1987,本書係詹明信於大陸陜西師範大學講座之集稿,中文版1987、88、89年)、《後現代主義: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1991)、《文化轉向》(The Cultural Turn: Selected Writings on the Postmodern, 1998)…等書。
詹氏雖曾坦誠其研究得力於布希亞甚多,然其後現代理論主要乃根基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上而建構的,因此他被視為是六零年代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高峰之代表人物。此外,他曾於1991- 92年提出「地緣政治美學」、「後現代政治美學」、以及「政治潛意識」(political unconsciousness)之說, 試圖釐清當前象徵文化與政治間的關連。
第二節 學說概述
(一) 理論基礎
詹氏從馬克思主義來解釋後現代現象。他認為馬克思的「生產方式」概念是一個重要範疇、一種總體性的概念、以及一種思維方式。亦即是說,它不只是一種生產技術層次的問題,含是一種認識方式:一方面它必和生產方式範疇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種包含多種異質成份的思維方式,或看待事物的辯證方式。
對他來說,後現代主義是一種產生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思潮與生活型態,它旨在批判與超越現代資本主義的「現代性」。此「現代性」正是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統治地位的思想文化與其所繼承的歷史包袱。詹氏的後現代主義不是一個美學或風格的範疇,而是社會與歷史的分期概念。他所指出的三階段,分別代表了在資本主義時期對世界和自我的不同體驗,它們分別反映了一種新的心理結構。
在時間上,他將福婁拜(Gustave Flaubert, 1821-1880)的小說《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與波特萊爾(Charles-Pierre Baudelaire, 1821-1867)的詩集《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出版的1857年作為現代主義的起點,但整體應是19世紀八O年代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轉向的年代。後現代主義則開始於20世紀五O年代末至六O年代初。其整體歷史結構圖如下:
詹明信提出的資本主義歷史結構示意表 |
另外,詹明信以社會經濟角度出發,對後現代主義提出兩個觀察:首先,他從社會經濟進程的角度,勘察後現代主義出現的時程,那是自50、60年代美國和法國帶動產生的國際性運動,一個以跨國資訊、市場、電子媒介為主導的社會結構;傳播媒介極其通暢的結構。
其次,詹明信從文化風格與文化邏輯的觀照立場,來考量後現代主義的特徵。他表示:後現代主義的文化已無所不包,文化與工業生產和商品以緊緊結合。文化已經大眾化了;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純文學與通俗文學的距離正在消失;後現代主義文化已經從過去那種特定的「文化圈層」擴張出來,進入人們日常生活,成為消費品。也就是文化即商品即工業生產。
(二) 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特徵
詹明信指出從現代轉向後現代有幾個特徵:
◎ 從深度時空模式轉向平面空間模式
現代藝術的平面感,來自於對透視的反叛。畫面的一切都走向表面(畫布),但這種平面感所證實的是繪畫與作畫行為本身,也就是它證實了繪畫可以把現實世界轉化成某種藝術,但這仍是美學意義上的內容;後現代則是深度的消失,此即,傳統作品有內(意義)與外(形式題材)的區別,而後現代則是失去內外之分,完全被揉平至同一平面上。隨著後現代文化以來,過去被稱為「歷史意識」和「過去感」的歷史性與歷史深度喪失殆盡。對象落入塵世,並再度變成裝飾性;視覺深度與解釋體系也一併消失。
◎ 從中心化的自我焦慮轉向非中心化的主體零散化
現代主義是一種關於由主體出發的焦慮藝術,它包括了各種劇烈的感情、焦慮、孤獨、無法言喻的絕望等,這些是由工業化及都市化所造成的;後現代社會中,主體已經被「去中心化」了,也就是被零散化了,如同吸毒一般的經驗。 這種狀態,他形容為「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也就是說,主體係由各種片面的跳躍結構所拼湊出來,如同精神分裂症一般沒有前後邏輯順序。 就時間性來看,即時間碎裂為一系列永恆當的當下片斷;就符號運作模式來看,是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連繫的中斷,也是時間、記憶、歷史的中斷,如同不停調換頻道的電視觀眾對世界碎片化的感受。個體或自我主體至此已消失,因此,天才、創造、個性、風格等都是毫無意義的。此即羅蘭巴特所說的「作者已死」。
◎ 從個性風格的表達向擬像的機械複製轉變:襲仿
現代主義有一個中心課題,那就是表達(express)。它與語言及情感因素息息相關;而後現代主義中,在不斷大眾化與平均化的文化氛圍內,語言遭貶值與被污染,因此藝術家面臨到表達的危機。如果說現代主義藝術家在尋找個人風格的話,後現代主義藝術家在複製中尋求滿足,因而個人風格便消失了。這種現象,詹明信形容為「襲仿」(pastiche)。他指出:
在當代這種不可能再有創新風格的世界,還能作的便是模仿已經死的風格,求助於想像的博物館裡頭的風格,透過其面具並利用其聲音來說話。不過,這意味著當代或後現代主義藝術勢必走上與藝術本身有關的一條前所未見了路子;進一步說,這甚至意味著當代或後現代主義所傳達的訊息之一,將會是藝術與美學世界的破產。不再有新的東西,一切都禁錮在過去。
這個特徵上,與布希亞關於後現代影像文化的討論方式相似,即「現實向影像的轉化」,由於模仿與仿真風格的多樣性與異質性,導致了參照物的喪失。「主體死亡」,個人主義終結了。
◎ 從自律的審美觀念向消費邏輯轉變:商品拜物教
從康德提出審美無功利說之後,藝術就朝向自律性發展,並在現代主義中達到高峰。反觀後現代主義中,由於商品、廣告等資本消費邏輯完全滲透文化、藝術、美學領域,此乃導致了藝術與生活界限的消失;文化已經大眾化與商品化;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界限的消失。藝術邏輯便成文化邏輯、消費邏輯。詹明信指出:
安迪‧沃荷的作品實際上是圍繞著商品化的。他那可口可樂(Cock Cola)或坎貝(Cambell)罐頭一類的巨型廣告形象,顯然突出了一種轉向晚期資本的商品拜物教。這些形象應具有強有力的和批判的政治陳述,如果不是這樣,人們肯定想知道這是為什麼。人們開始嚴肅地懷疑在晚期資本的後現代時期政治的或批判的藝術的可能性。
◎ 從天才到庸才
關於創作者的天賦問題,此點他與李歐塔的看法一致:在現代主義中,追求的是個人主義式的天才或英雄形象,但到了後現代主義則宣佈:人們已不需要天才,也不想成為天才。人們不需要現代主義所具有的個人式風格,也不承認什麼烏托邦性質,其所追求的是大眾化,而非高雅。由於大眾化的目標是予人愉悅,因此它追求雕琢裝飾。
就知識層面而言,「大眾化」與「權威」的消失這點正反映當時知識份子或精英的普遍性權威的沒落,由文化的專制到文化的民主化發展。
(三) 對「整體性」的看法
最早提出「整體性」的盧卡奇曾提過,藝術的任務是將已分化與物化的世界以整體的統合抽象出來。而「整體性」到了詹明信這邊,則成了一種包含多種異質成份的結構。他特別關注這個結構內部的矛盾和關係,特別是支配和霸權的問題。他以馬克思主義式的總體性思想為根基,以整體性觀念和方式去看待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並堅持把這個社會形態和全球化格局聯繫在一起加以思考。
(四) 後現代文本與理論的氾濫
詹明信認為,當代理論的主要成就,就是寫下大量的文字,寫下句子。如果今天要供擊某人,不需要指責他的思想錯了(因為今日已不再有什麼思想),而是指出他的文字表述有問題,然後再以自己的文本取代他的文本。新的理論大量湧現,而古老的哲學經典規範全部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寫滿文字的紙堆,到處都是理論作品。所有的一切都變成文本。
第三節 結語
整體來說,詹明信試圖將整個文化視為文本(text),而認為組成此文化文本的文學、攝影、錄影帶、電影、裝置藝術與建築,皆有其寓意,而且都表徵了更廣泛的政治、經濟情境等。就當代情境而言,他試圖根據晚期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發展,來確定後現代文化產品的地位:由於資本和資訊的迅速累積所推進的國際市場的擴大,過去民族、國族建構的社會終結,已被後現代文化所淹沒。
然某些社會學家從社會學角度審視詹氏理論,認為他宏大的學說中缺乏社會學意義上的「行動者」,並缺少實証的分析。檢視詹明信所提出寫實主義、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所對應的國家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與跨國資本主義的公式,若運用到其它非西方社會的話,便必需被修正;Barry Smart也指出,雖然透過後現代與晚期資本主義的研究有其必要,但將文化地位視為是被決定的、相對自主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問題; 此外,也有學者認為詹明信硬生生地將現代與後現代進行二元劃分,除了存在二元對立觀的危險,也將相較於後現代零散化的社會之前的傳統社會,視為是一個整合的統一化的假設。
【參考資料】
一、中文書籍
洛楓
1991 〈從後現代主義看詩和城市的關係〉,《當代》,第62期,1991:6,頁54-71。
周憲
1997 〈後現代的文化邏輯〉,《20世紀西方美學》,南京大學出版社,頁211-247。
Jameson, Fredric(弗雷德瑞克‧詹明信)
1998 〈後現代主義與消費社會〉,Hal Foster編,呂健忠譯,《反美學-後現代文化論集》,台北:立緒文化 (英文版1983年),頁161~192。
1998 〈對作為哲學命題的全球化思考〉,弗雷德里克‧杰姆遜、三好將夫編,馬丁譯,《全球化的文化》,南京大學出版社 (英文版1998年),頁54-80。
1999 《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唐小兵譯,台北:合志文化事業(初版1989年)。
Wolin, Richard
2000 〈文化戰爭:現代與後現代的論爭〉,《激進的美學鋒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頁3-28。
二、外文書籍
Jameson, Frederic
1971 Marxism and Form: Twentieth Century Dialectical Theories of Litera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Aesthetic and Politics,’ in Aesthetic and Politics, London: Left Books, pp.196-213.
1981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rt, London: Methuan.
1991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8 The Cultural Turn: Selected Writings on the Postmodern 1983-1998, London & New York: Verso.